close

話說最近常有人戲稱底特律活塞為底特律跳投隊。好吧,或許是;但活塞欠缺有力的切入好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,怎麼這外號最近才又開始呢?話說這個外號也不專屬於活塞啊,筆者也看過多倫多跳投隊,芝加哥跳投隊。

其實筆者的看法是:跳投就跳投,不需要大驚小怪啊!雖然說罰球是最能輕鬆得分的方式,還可以讓對方陷入犯規麻煩,但是要批評球隊進攻太偏重跳投的時候,是不是應該先看看手上球員是哪些類型?一個好廚師,就是用手上的材料,做出最佳的菜色;在球隊攻守架構上,又何嘗不是?話說,雖然跳投很多,雖然今年季初的加快節奏宣言最後還是流標(攻速在聯盟墊底),但是活塞在進攻效率上,還是可以排到聯盟第五,跟去年比起來還稍微進步一名。

如果有這樣的攻擊效率,又何必在意是不是太多跳投呢?

再來,近幾年來活塞球員的健康狀態出奇的好,扣掉球員本身的身體素質、醫療團隊的輔助,是不是跟球員切入比較較少,身體損耗較少有關?筆者不是非常肯定,或許有關係吧?

大概把數字拿出來看一下好了。

活塞本季迄今出賽61場,總共罰了1514次,平均每場可以罰24.8次。去年82場打下來,總共罰1988次,平均罰24.2次。雖然幅度很小,但跟去年比較起來,活塞上罰球線不但沒有減少,反而些微上升。

然後是個別球員。筆者想檢視的,是球隊主力每場站上罰球線的次數,還有平均每36分鐘可以站上罰球線的次數。前一項是實質的貢獻,後面一項是看球員的效率。前後兩項,都舉出前五名。

先看第一類,每場的平均罰球。

去年的前五名數據長這樣:
球員 FTA
Billups 6.2
Hamilton 5.4
Webber 3.1
Prince 2.7
Maxiell 2.0

今年的前五名:
球員 FTA
Billups 6.1
Maxiell 3.5
Hamilton 3.3
Prince 3.1
Wallace 2.2

跟印象相符,Billups果然是活塞陣中製造犯規的高手。不管是實質產出,還是效率,都是全隊第一。雖然速度不是特別快,但靠著強壯的身體、豐富的經驗,Billups還是能得到裁判的青睞,發揮發超高的罰球命中率。

看起來,活塞本季罰球減少的兇手是:Richand Hamilton

跟去年比起來,他每場比賽站上罰球線的次數少了兩次。雖然有Maxiell的進步,但是另外一位站上罰球線前三名的Webber的離隊,讓活塞今年製造犯規的能力比起去年又更弱化了一點。

筆者擔心的不只是這點。

跟生涯狀況比較起來,Richard Hamilton今年的FTA是生涯次低,僅僅比他的菜鳥球季好。如果看的是效率,他的狀況甚至比菜鳥年還糟糕。他今年每36分鐘站上罰球線的次數僅僅3.4次,菜鳥年還有3.5次。生涯最佳的表現是02-03年,每場可以罰到6.4次。

Hamilton怎麼了?根據筆者的觀察,他的攻擊型態並沒有太大的改變;如果有,那也不是非常的明顯。考量到他的身體狀態一直良好,年齡也在28~32這段黃金時期中間,或許只是單純的生涯波動而已?

看完每場實際產出,那看看效率好了。平均三十六分鐘可以站上罰球線的次數。

去年
球員 FTA(Per 36min)
Billups 6.2
Hamilton 5.3
Maxiell 5.2
Amir 4.1
Mohammed 3.8

今年
球員 FTA(Per 36min)
Billups 6.1
Maxiell 5.7
Stuckey 4.6
Hamilton 3.4
Prince 3.3

Stuckey看來真不賴啊。菜歸菜,雖然打的位置是控球,雖然有時候還是會爆衝,但是身為年輕又有體能的後衛,不發揮他的身體條件真是太可惜了。只是他切入被封阻的次數也很多就是了。

至於理論上最有低位威脅性的Rasheed呢?

去年一場球罰1.8次,生涯最低;今年稍稍好一點,每場球可以罰2.2次,生涯次低。在理想狀態中,他理應是要打爆對方禁區的主力啊!事實上,Rasheed生涯一直都不是那種上罰球線的高手。扣掉裁判對他的偏見外,他以轉身跳投為主的低位攻擊模式,也是他生涯每場罰球不多的原因。

至於我們另外一個禁區主力,McDyess呢?去年每場罰1.7次,今年每場罰2.0次。在轉打先發,體能負荷增加,膝蓋曾經動過大刀,最後,又處在生涯的尾端,筆者對於這樣的表現已經很滿意了。雖然以跳投為主,今年McDyess的命中率還是直逼50%,相當有水準。

考量到兩位禁區主力都已經三十有三,就算長人的退化曲線較慢,但的確得承認他們的體能狀態在走下坡。減少在禁區廝混的次數,或許讓他們比較少罰球;但另一方面,較少的身體接觸也讓他們體力流失較慢。

除了Billups外,活塞最能上罰球線的,是兩個年輕人Maxiell、Stuckey。在考量到先發只有Prince未滿三十,基本能力、體能只會退化的情況下,未來活塞能不能靠切入造成對方的麻煩,就要看這兩位。

只是聯盟的裁判是注重所謂的名聲;很多在尺度邊緣的身體接觸,裁判響不響哨,往往取決於球員的牌子大小。一個是第三年,一個是菜鳥,距離裁判會買帳的距離還非常遙遠。也就是說,如果沒有意外的話,最少未來一、兩年,活塞還會是那隻跳投為主的球隊。

最後,筆者想說。如果這樣跳投跳到冠軍的話,就算被貼標籤筆者也非常甘願啊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loveb3321 的頭像
    eloveb3321

    Boldness changes everything

    eloveb3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